中国核潜艇之父黄旭华逝世:曾失踪30年被疑逃犯归家时母已93岁_爱游戏手游官网_爱游戏app手机版下载官方-爱游戏手游官网首页
爱游戏手游官网 +

爱游戏手游官网

中国核潜艇之父黄旭华逝世:曾失踪30年被疑逃犯归家时母已93岁

  2月7日,黄旭华同志治丧工作委员会发布讣告,中国优秀党员,中国工程院院士,共和国勋章、国家最高科技奖获得者,全国道德模范,中国第一代核潜艇工程总设计师,中国船舶集团有限公司第七一九研究所原所长、党委书记(代理)、名誉所长黄旭华同志,因病医治无效,于2025年2月6日20时30分在湖北武汉逝世,享年99岁。

  黄旭华生于1926年3月,籍贯广东省揭阳市揭东县。早年求学时,他辗转多地,历经战火,却始终怀揣着科学报国的远大理想。1949年,黄旭华毕业于上海交通大学造船工程系,同年4月加入中国,从此开启了他为祖国核潜艇事业奉献一生的伟大征程。

  上世纪五十年代,新中国成立初期,掌握核垄断地位的超级大国不断施加核威慑,为了捍卫国家主权和安全,中央决定组织力量自主研制核潜艇。

  1958年,黄旭华凭借过硬的政治素质和精湛的专业方面技术,被密召进京,担任中国核潜艇工程建设项目的副总工程师。接到任务时,面对领导告知的“工作保密性强、进去就出不来、一辈子出不了名”等要求,他毫不犹豫地接下了任务,从此隐姓埋名三十年,全身心投入到核潜艇这一国之重器的研究和制造中。

  当年村里的人得知,父母怎么发信件、电报,黄旭华都不回复后,背地里猜测他是在大城市找到好工作,不想赡养父母了。

  曾慎其和丈夫从来不相信儿子是个白眼狼,黄旭华从小就是个孝顺、负责的好孩子,离家前还专门叮嘱了父母要好好照顾自己的身体。

  他们每每谈起儿子,都坚信他一定是有不得已的苦衷,才回不了家。父亲临死前还惦记黄旭华的样子,让众子女心疼不已。黄旭华的兄弟姐妹们决定就算有一天黄旭华回来了,大家也不认这个兄弟了。

  在那个物资匮乏、技术落后的年代,研制核潜艇困难重重。“当时,我们只搞过几年苏式仿制潜艇,核潜艇和潜艇有着根本区别,核潜艇什么模样,大家都没见过,对内部结构更是一无所知。”黄旭华回忆道。

  在探索核潜艇艇体线型方案时,他碰到的第一个难题就是艇型,最终他选择了最先进、也是难度最大的水滴线型艇体。没有先进的设备,他就带着团队用算盘和计算尺进行海量的数据运算;没有现成的经验可以借鉴,他就带领科研人员摸着石头过河,不断探索、反复试验。为了在艇内合理布置数以万计的设备、仪表、附件,他不断调整、修改、完善,让艇内100多公里长的电缆、管道各就其位,为缩短建造工期打下坚实基础。他们还采取用秤称重的方法,要求所有上艇设备都要过秤,安装中的边角余料也要一一过秤,几年的建造过程天天如此,使核潜艇下水后的数值和设计值几乎吻合。

  1962年3月,黄旭华与同事完成并提交第一个核潜艇总体设计的具体方案。同年,“09”工程“下马”,他作为少数关键人员留下继续从事核潜艇研制工作,与总体方面同事重点进行了核潜艇水滴线型及耐压艇体结构强度等专题的研究,为工程重新上马时能快速进入科研设计阶段做了充分的技术储备。

  1965年,他担任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七院某研究所副总工程师、所长。1970年,在黄旭华和所有工程师的共同努力下,中国第一艘鱼雷攻击型核潜艇“401”顺利下水;1974年8月1日,中国第一艘核潜艇“401”艇正式交付海军,编入人民海军的战斗序列,中国海军跨入了“核时代”。

  1983年,“09”工程原总设计师彭士禄改为顾问,黄旭华升任总设计师,由此成为中国第一代核潜艇的总设计师。

  核潜艇战斗力的重点是极限深潜,然而极限深潜试验的风险性非常高。美国曾有一艘核潜艇在深潜试验中沉没。

  1988年4月,黄旭华参与并指挥“091”型“404”号核潜艇在南海进行极限深度下潜试验,他亲自上艇坐镇,随艇下潜至极限深度300米,变成全球上核潜艇总设计师亲自参加深潜试验的第一人。“所有的设备材料没有一个是进口的,都是我们自己造的。开展极限深潜试验,并没有绝对的安全保证。我总担心还有哪些疏忽的地方。为了稳定大家情绪,我决定和大家一起深潜。”黄旭华说。在巨大的海水压力下,核潜艇艇体发出“咔嗒”的声音,惊心动魄,但他镇定自若,指挥继续下潜,直至突破此前纪录,在此深度,核潜艇的耐压性和系统安全可靠,全艇设备运转正常。新纪录诞生,全艇沸腾。

  黄旭华的一生,成就卓著。他分别获1985年和1996年“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特等奖;1989年,被国务院授予“全国先进工作者”称号;1989年,开始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1995年,获何梁何利基金科学与技术进步奖;2006年,荣获“中国工程院资深院士”称号;2009年,被评为“十大海洋人物”;2014年,获评2013年度感动中国十大人物;2017年,荣登“中国好人榜”,获得何梁何利基金科学与技术成就奖,被评为第六届全国道德模范;2018年,荣获“影响世界华人”称号;2019年9月17日,被授予中华人民共和国最高荣誉勋章“共和国勋章”;2020年1月10日,获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

  黄旭华不仅在科研上取得了辉煌成就,还始终关心国家科学技术事业、核潜艇事业的长远发展和下一代的健康成长。他先后向科研、科普、教育学习管理机关捐献自己所获奖金逾2000万元。其中,他捐资1100万元设立的“黄旭华科学技术创新奖励基金”,激励着一大批科研工作者继承和发扬科学家精神,开拓创新、勇攀高峰;他多次到大中小学作报告、作科普,弘扬爱国主义优良传统,宣讲核潜艇精神,在武昌区中山路小学设立“黄旭华院士科技教育中心”,勉励青少年爱党爱国、学好本领、成长为对社会有用的人才。

  黄旭华常说“此生属于核潜艇,此生属于祖国”。他用自己无声、无悔、无畏、无私的一生,忠实践行了为事业奋斗终生的誓言。他的离去,是中国科技界的巨大损失,但他留下的精神财富,将永远激励着一代又一代中国人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奋勇拼搏。

  据悉,黄旭华的遗体送别仪式定于2月10日10时,在湖北省武汉市武昌殡仪馆举行。让我们大家一起沉痛悼念这位为国家和人民立下不朽功勋的“中国核潜艇之父”,愿黄旭华院士一路走好!

  《悼黄旭华院士》 毕生心血献深蓝,巨浪腾空震宇寰。 隐姓埋名为报国,舍家忘我克时艰。 一腔热血凝重器,两鬓繁霜化险关。 今日功成君去也,长留浩气在人间。

  人生百年也只是弹指一挥间!黄老先生用他的毕生精力让共和国的潜艇事业散发出绚丽多彩的光芒!

  为祖国牺牲小家,真正的大孝!真真的英雄!这个年代几人能做到?这种伟大的精神,永垂不朽![祈祷][祈祷][祈祷]



上一篇:集成电路午后涨势扩大集成电路ETF(159546)涨超3%

下一篇:概念动态惠伦晶体新增“海工配备”概念